查看原文
其他

七十八年前,一场抗日战斗,在庐江荷包山打响

2016-09-18 高天信 微聚庐江
点击上方“微聚庐江”可订阅哦!


1938年6月初,日本侵略军顺安合公路向安庆方向进发,妄图占领安合公路交通线。当时防守舒、庐、桐一线的是李宗仁指挥的第五战区川军杨森部队27集团军第20军。当日军到达舒城七里河时,因天气阴雨,河水猛涨,在马家棚口受川军阻击,数天后只得绕道从干汊河向军埠三拐方向行军,欲从汤池果树翻黄茅岭到桐城大关。

在汤池和舒城交界处有一座小山,名叫荷包山。舒城到庐江只有一条大道,即舒城——军铺——四十铺——三十铺——二十铺——庐江,而荷包山在军埠和四十铺之间,是舒城到庐江的必经之路,战略地位十分重要。此时,为防止日寇入侵,川军在荷包山周围驻扎了约一个营的兵力,安排一个加强连防守荷包山。




同仇敌忾


1938年5月,杨森部队来到荷包山,刚驻下就立即动手挖战壕,修工事,日夜奋战,布置防线。短短几天内,在荷包山尾修筑了一条南自藕塘、北至青蛙塘一里多长的交通壕。据当地老人回忆,这支部队来后,大部分吃住都在山上,没有惊动当地老百姓,对群众秋毫无犯,不拉伕,不征粮,买卖公平。官兵到村庄买鸡和鸡蛋均按市价付款,军民关系很好。听说是抗日部队,当地百姓非常欢迎,莫庄农民鲁勤友主动带领乡亲们上山送水、送菜慰劳他们。官兵们都有一颗爱国爱民之心,他们一边喝着开水,一边劝慰老人和乡亲们赶紧离开这里,免遭日本鬼子的残害,一位军需官叫赵国清诚恳地说:“乡亲们,你们赶快带家人离开这里,日本鬼子惨无人道,见人就杀,见房就烧,我们准备在这山头与日本鬼子打一场拼死血战!”在川军竭力催促下,庄人开始于6月12日晚离家出走,全部撤退。




顽强拼杀


6月13日,正值农历关帝会(农历5月13日),这天风雨交加,电闪雷鸣,上空有四架飞机来回盘旋,日军冈本部队约400余人先从舒城界碑口(原名界碑),开始对荷包山进攻,由于川军奋勇抵抗,强攻未成。于是日军一部分兵力绕道龙王庙,占领了荷包山北面的腊子山,接着又派一支日军从王庄北面的火岗头向荷包山东侧发动多次进攻,皆被守在小山尾交通壕的川军击退。最后,日军派特爆组从荷包山西面最险陡处偷袭,夺取川军两挺机枪,向镇守交通壕川军扫射,川军受到两面夹攻,伤亡很大,仍然顽强坚持作战,个个临危不惧。

14日早晨八、九点钟,日军又开始向山头进攻,枪声十分密集,像放鞭炮似的,接近小山尾顶时突然停止,由于川军所有的子弹用尽,敌我双方展开了面对面的拼刺刀肉搏战,阵前,川军营长大声喊道:“弟兄们,跟小鬼子拼啦”!只听到一阵阵“杀!杀!”的喊叫声,川军奋勇拼杀,日军伤亡惨重。

战斗持续到14日下午,川军共击退日寇七次冲锋,伤亡百余人,日军伤亡60余人。随后,川军从张大山向泗洲庵方向撤退,日军即从汤池向马槽、果树方向进发。并将伤兵用马车拖走。川军撤退时,沿途边跑边喊“老乡们,鬼子来了要杀人的,你们快跑,要不然跟我们走,有饭给你们吃!”日军撤离荷包山时,将日方死亡人员集中拖到舒城三拐的夏庄,浇上洋油(煤油),加上木柴,焚尸烧毁,被烧的有许多是朝鲜和台湾人,当时有少数隐藏在家未走的村民,还听到有的未死者发出惨叫:“我们还没有死,是活的……”但仍被一同烧死,可见日本鬼子多么残暴。




忠魂不散


14日晚,战斗结束后,村民陆续回家。15日上午,鲁勤友和乡亲们上山探望,惨景满目:遍山草木被践踏像蜘蛛网一样,泥沙、血土、尸体混杂,一片狼藉。在小山尾交通壕北头,只见一位阵亡将士坐靠在山沟壁上,胸口中弹,鲁勤友、鲁勤流认出了他就是劝乡亲们撤离的军需官赵国清,人们在他身上找出了一张“血钞”,上面写着“抗日寇、抵日货、爱国民、敢战死”字样。在交通壕南头,一位战士名叫江正平,是一个白面书生,是部队文书,头部中弹而死,身挎公文包,身上还有一枚铜质狮象私章。他们还发现在荷包山山腰筛子岭处,有一位士兵,是机枪手,名叫黄凯。他的腹部被炸开,肠子流出体外,身边有一堆机枪蛋壳,死时还趴在地上,保持着射击的姿势。最悲惨的是在筛子岭单兵掩体内,躺着一位战士,他胸腹部被日军捅刺数十刀,象蜂窝眼一样。据说该战士当时腿部受伤,在撤退时未能跟上队伍,隐藏在掩体内。后一班鬼子上来,没有察觉到他,他用花筒手提枪,选择最佳射击时机,一阵猛烈扫射,鬼子死伤大半。日寇气急败坏,调兵包围了筛子岭单兵工事,将这位战士用乱刀捅死。可惜没找着他的任何标记、符号,身边只有一堆花枪子弹壳和一堆药布,不知其姓名和职务,成了无名英雄。还有很多的不知名战士,他们为抗击日军保卫国土,英勇捐躯。




缅怀英烈


6月15日以后,荷包山周围群众从舒庐二界两边,上山收敛阵亡将士尸骨,掩埋安葬,就地堆坟。荷包山战斗,川军虽然失利,但抵抗日军侵略、顽强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,令人赞颂,影响较大。1943年秋,国民党派兵(两广部队)特地来荷包山察看战场,就荷包山残留工事,进行战地演习、练兵、总结作战经验,以示纪念。1945年秋,日本投降后,众乡亲又从各个土坟中把所埋“兵骨”捡装,放在一个大木桶里,重新埋在筛子岭东山脚下撒网地南侧,重建“兵坟”。每逢清明、冬至,附近百姓象敬自家祖坟一样对兵坟进行祭拜。解放后,虽经土改、合作化、文化大革命、农业学大寨等运动,多次开荒造林,其他“土坟”大都消失,但当地干部群众努力保护“兵坟”,使“兵坟”尚存,抗日英魂永存。鲁勤友之子鲁修国每年都要携儿孙去“兵坟”祭拜,为表达缅怀先烈悼念之情。1998年他自筹资金,为荷包山川军抗日血战60周年竖立烈士墓碑,于兵坟之前。上刻碑文:

六十年前五·一三(农历),

中日激战荷包山。

抗日烈士知多少,

血钞血书名姓笺。




后记


参加荷包山主战场战斗的尚有几个幸存者,他们当时因无法逃脱,只得钻在占有尸体下面,伪装死亡,躲过劫难。一个叫杜克景,一个叫姚照开,还有一名军医叫熊子光,他们从战场下来后,带着花筒手提枪和子弹、手榴弹参加了汤池区抗日队伍,为国效力。后来熊子光留下在汤池街徐子仁药店当医师,行医于民,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。解放后,他又和汤池朱大生药店的朱振亚老先生,参加了汤池卫生诊所,致力救死扶伤,于1978年去世。



△  感动合肥2016抗洪人物揭晓,庐江五位上榜!

△  庐江古镇,积淀了千年风华

△  秋游庐江汤池,还有比温泉更醉人的世外桃源

△  庐江有座牛头山,漫山栽遍“摇钱树”



微聚庐江

传播庐江声音

展示庐江风采





为我们美丽的家乡点赞吧!为了让更多的朋友知道庐江、关注庐江、欣赏庐江,请在默默点赞后分享给你的朋友们,让更多的人分享庐江的美!

投稿邮箱:wjlj2015@163.com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